00:00 / 02:16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65
00:00 / 02:42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35
00:00 / 01:59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11
00:00 / 05:50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2
00:00 / 03:08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NaN
00:00 / 03:09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4204
傲慢与偏见 人的一生到底要活成什么样子,这可能是大家都在探讨和思考的一个话题。从出生到死亡,我们都活在别人的劝说中,任何一个阶段,都会有不同的人拿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来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对的。但对的,未必真的就对。 1996年之前,我一边上学一边读书,听的最多的话就是,你不好好念书,天天看那些闲书有什么用? 1996年之后,我成了一个标准的农民,周围的人又开始劝我,你一个农村女人,把地种好,把日子过好,念书的时候都没念成,现在还指望靠读书改变命运吗? 2008年,我买了手机,大家说,咱们又不上班,不做生意,要个手机干啥,一个月还要花钱养手机。 2010年,我开始上网写东西,曾经有知名的前辈说,一个村妇,不好好种地打工去,跑文学的圈子里混啥?也有教授说,就你,也想靠文学吃饭? 2016年,我的第一本书出版,有人说,写的那是个啥,根本就不是文学,还不是靠演说家才有的发表和出版。 2018年,我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,有人说,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女人,知道个啥?还不是凑数去了。 2022年,我走完代表通道,《出路》入选中国好书,有人语重心长地说,别光想着当代表,也在文学上好好用用心。 2025年,我进入短视频,有人说,衣服穿的不好……该减肥了…… 但与此同时 2010年,我刚开始写作,我的网友们说,从你的笔下我看到了西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。 2016年,我在犹豫要不要去演说家的时候,我的网友说,去吧,这么多年你都没出过门,就当出去旅游了,去吧,这么多年,我们也没见过你,你就站在那个舞台上让我们看看你。 2016年,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播出,网友说,我的演讲刷新了她们对西北农村妇女的看法。 2018年,我走进人民大会堂,我的网友说,看着你一路成长,我们也看到读书的力量。 到现在,鼓励和劝说仍然在继续,鼓励的话可以多听听,劝说的话听听就算了,人生的每一个阶段,谁都无法替代谁去走。所以,真的没必要为难自己。安心过好眼下的每一天,未来的事情,自有未来的模样。
00:00 / 03:15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28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