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CLKX1周前
超慢跑:低强度“跑”出健康,精准减内脏脂肪! #健康 #跑步 #内脏脂肪 #慢跑 #科普 @抖音小助手 @DOU+小助手 超慢跑:低强度“跑”出健康,精准减内脏脂肪! 你是否因跑步膝盖痛、喘不上气而放弃?又是否觉得跑步机是年轻人的专属?别担心,“超慢跑”这项运动,或许能改变你对跑步的看法。 超慢跑,即“超级慢的跑步”,速度可能比快走还慢,但它可不是普通的走路。它以极低速度(时速4 - 5公里/小时)、极低心率(最大心率的50% - 60%),且保持着跑步的“腾空期”技术要领,温和激活跑步肌肉群与心肺系统。 超慢跑好处多多,科研为其撑腰。其一,能高效调节代谢,精准打击内脏脂肪。低强度有氧运动在减少内脏脂肪方面优势独特,超慢跑可高效动员脂肪酸,尤其对深层内脏脂肪“下手”,对改善代谢健康大有裨益。其二,关节友好。生物力学研究表明,“高步频、小步幅”的超慢跑能分散冲击力,保护关节软骨和韧带。其三,提升运动依从性。它无痛又愉悦,降低心理门槛,让人轻松“动起来”,打破久坐习惯。其四,优化心血管功能。对冠心病患者而言,它是康复期安全有效的选择,能降低血压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、稳定心率。其五,促进心理健康与认知功能。运动神经科学指出,它能减轻焦虑、改善情绪,促进脑区健康。 超慢跑与慢跑、快走相比,在安全性、可持续性和健康收益间找到了绝佳平衡,是入门者与追求终身健康人士的理想之选。 开始超慢跑并不难。姿态上,核心收紧、身体微倾、步幅小、步频快(每分钟170 - 190步);强度上,用“谈话测试”与“微笑法则”调节,能轻松说话或微笑为宜;进阶上,采用“阶梯式”方案,从短时间超慢跑与快走交替,逐渐过渡到连续超慢跑。 超慢跑适用人群广泛,久坐者、体重基数大者、中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、运动损伤康复期患者都适合。不过,急性疾病期、不稳定心脑血管疾病、平衡功能障碍严重者需在医学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。 别再犹豫,系好鞋带,以比散步更悠闲的“跑”姿,迎接更轻松、健康的自己!记住,健康路上,方向和坚持比速度更重要。 (文字素材来源于科普中国;南昌市老科协孙大件重新整理编辑;声明: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,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,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。)
00:00 / 00:49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90
00:00 / 00:46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6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