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:00 / 02:33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8
00:00 / 01:17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17
“拉伸”动作教学 原文:拉伸的真相:要在有张力的情况下建立力量 核心观点: 被动拉伸看似舒服,实则可能削弱关节导致受伤。当你被动地“坐”在一个拉伸姿势里时,身体处于无法控制的状态,这带来的是不稳定而非灵活。 主动拉伸 (Active Stretching) 则相反,它强调全幅度的力量建立和张力下的控制,这才是实用的灵活性。 动作 1:主动德式悬挂 (Active German Hang) • 设置: 吊环调低,让脚能踩地。 • 执行: 身体前倾,手臂后伸,直到胸肌有拉伸感。 • 关键: 保持挺胸,主动用背部力量对抗拉力,尽量保持直立。如果肩膀压力大,用腿部分担重量。 • 作用: 把危险的被动拉伸转化为建立肩部控制力和韧性的主动训练。 动作 2:主动压肩 (Active Shoulder Opener) • 设置: 手肘架在凳子或箱子上。 • 执行: 身体下沉,但严禁塌腰和肋骨外翻。 • 关键: 骨盆轻微后倾(卷尾骨),拉长脊柱。手肘死死地压住凳子,通过主动对抗产生张力来打开肩膀。 • 作用: 强化肩膀末端活动范围的力量,同时保护盂肱关节。 动作 3:面墙过顶深蹲 (Overhead Squat - Wall Drill) • 设置: 脚尖离墙几英寸,面墙站立。 • 执行: 掌心朝外,双手举过头顶。下蹲时,手臂主动用力向后,努力不碰到墙壁。 • 关键: 如果动作变形(手碰墙或腰塌了),就往后退一点。如果很轻松,就站近一点。 • 作用: 教会身体如何协调肩膀、脊柱和髋关节,并在全幅度内保持张力。#拉伸 #健身误区 #肩膀康复 #运动保护 #街头健身
00:00 / 00:50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69
00:00 / 01:51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6
闲人1天前
臂力棒标签没了确实有点让人头疼, 不过咱们还是有办法大致判断它的公斤数。 情况分析 臂力棒的公斤数代表了它的阻力大小,不同公斤数的臂力棒在弯曲难度、粗细、材质等方面会有一些差异。 判断方法 感受弯曲难度:你可以亲自试试弯曲臂力棒。如果很轻松就能弯曲,那可能是20 - 30公斤的;要是需要费点劲,但还能比较流畅地完成动作,大概是30 - 50公斤;要是感觉很难弯曲,需要用较大的力气,甚至只能弯曲一点,那可能是50公斤以上的。不过每个人的臂力不同,这个方法只是个大致参考。 观察外观粗细:一般来说,公斤数越大,臂力棒越粗。你可以把它和已知公斤数的臂力棒对比一下。如果比常见的30公斤臂力棒粗很多,那可能是50公斤甚至更高;如果和细的差不多,可能就是20 - 30公斤。 查看弹簧圈数:通常情况下,弹簧圈数越多,臂力棒的阻力越大,公斤数也就越高。你可以数一数臂力棒的弹簧圈数,圈数多的往往是高公斤数的。 行动建议 如果你还是不确定,可以找身边臂力比较好的朋友来试试,他们可能更有经验判断。 也可以去网上搜索同类型臂力棒的图片和参数,对比一下外观,也许能找到答案。 避雷提示 在尝试弯曲臂力棒判断公斤数时,要注意安全,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臂力棒弹开伤到自己。 不要仅凭外观就轻易下结论,最好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。
00:00 / 00:44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92
00:00 / 02:33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8
00:00 / 01:02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2
00:00 / 02:19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174
00:00 / 01:26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4
00:00 / 03:16
连播
清屏
智能
倍速
点赞88